图片新闻
  • 志留纪初腕足动物一新属在挪威和华南的发现及其意义
      挪威在志留纪初属于阿凡隆尼亚-波罗的(Avalonia—Baltica)联合板块,与华南相距甚远,已有研究表明两个区域的腕足动物群面貌存在较大差异。 
      近年来,南京古生物所黄冰研究员等在贵州湄潭县兴隆场、云南镇雄县碗厂以及四川布拖县乌托的志留系底部新发现了一个腕足动物群,其中多以一种无洞贝族腕足动物占优势。该类化石过去曾被鉴定为Meifodia orientalis。 
      经过挪威奥斯陆地区的野外考察以及相关室内研究,黄冰等发现奥斯陆地区志留系底部(层位略高于上述华南的产出层位)产出的精美无洞贝族腕足动物化石,在外部特征和内部构造方面均与华南的非常相似,两地的材料应同归一属,且为一新属Thulatrypa,并为挪威的材料建立了一个新种Thulatrypa gregaria。 
      挪威的种较华南的更新,提出该新属源于华南并沿南赤道洋流到达阿凡隆尼亚-波罗的联合板块,先是在两者之间的托恩基斯特(Tornquist)海,后到达挪威。该项研究从一个侧面支持了西方学者提出的瓦隆尼亚板块与波罗地板块在志留纪早期尚未拼合的推论。
      论文相关信息:Huang Bing, Baarli B.G., Zhan Renbin, Rong Jiayu. 2016. A new early Silurian brachiopod genus, Thulatrypa, from Norway and South China, and its palaeobio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 Alcheringa, 40: 83-97.  
    30
    2016-03
  • 我国中侏罗世发现完整保存的草本被子植物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不同,它们没有次生生长,这在种子植物中仅见于被子植物。虽然被子植物的踪迹可能早在三叠纪就有了,但草本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以前尚未见诸报道。
      我国内蒙古道虎沟是世界知名的化石宝库,曾经出产多门类的化石。最近,南京古生物所王鑫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在《地质学报》英文版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了来自道虎沟村中侏罗统的一棵完整保存的草本被子植物——渤大侏罗草(新属种)。侏罗草中被包裹的胚珠和种子确定了其被子植物属性。该标本虽小,但保存完整,包括相连的根、茎、叶、果。产于中侏罗统的侏罗草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草本种子植物,它的发现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被子植物的演化历史。 
      论文相关信息:Han G, Liu Z-J, Liu X, Mao L, FMB Jacques, Wang X*, 2016, A whole plant herbaceous angiosperm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90(1):19-29 
    25
    2016-03
  • 华南早泥盆世埃姆斯期牙形刺研究取得新进展
      广西和云南东南部的下泥盆统埃姆斯阶产丰富的Ozarkodina属牙形类化石,其中最为常见的是Ozarkodina prolata Mawson, 1987和O. midundenta (Wang and Ziegler, 1983)。前者在世界多处见诸报道,后者目前仅限于华南。Ozarkodina prolata 和O. midundenta的Pa分子在形态上非常相似,容易产生混淆,过去对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演化关系研究较少。另外,O. midundenta最初定义时因缺少Sa分子曾被归入Pandorinellina属。该属与Ozarkodina器官属的Pa分子都是窄颚齿刺形分子,主要区别在于Pandorinellina属的Sa分子为具后齿片的小双刺分子,而Ozarkodina属Sa分子为不具后齿片的三分刺形分子。 
      南京古生物所博士生卢建峰在广西横县六景、天等把荷和云南广南达莲塘等地的埃姆斯期地层中发现并研究了Ozarkodina prolata和O. midundenta的形态分异及演化关系,首次报道了两者的Sa分子(均为三分刺形分子),并将midundenta由Pandorinellina属重新归入Ozarkodina属。对O. prolata和O. midundenta的定量分析表明,除齿片数量外,两者的Pa分子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都极其相似,主要区别为O. prolata齿片中部基腔上方的细齿分离,而O. midundenta这一区域的细齿是融合的,其上缘还形成一条直线。定性形态分析表明O. prolata和O. midundenta间的过渡分子可依据细齿的融合程度进一步划分为两种类型。结合它们在华南的地层序列,O. midundenta可能是由O. prolata通过齿片中部基腔上方细齿的逐渐融合演化而来。 
      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lcheringa上,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论文相关信息:Lu Jianfeng, 2016.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Ozarkodina prolata Mawson and Ozarkodina midundenta (Wang & Ziegler) (Emsian conodonts) from South China. Alcheringa, 40(1): 129-146.  
    24
    2016-03
  • 华南奥陶纪末大灭绝后复苏期腕足动物组合的新发现
      奥陶纪末大灭绝后的志留纪初期,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快速上升,大片海底堆积了黑色泥质沉积物。世界一些地区报道过志留纪初期的腕足类化石,但多数标本较少,且地层的精确时代难以确定。南京古生物所黄冰研究员等于贵州湄潭兴隆场志留系近底部牛场组下部自下而上采集了9层腕足动物化石,经研究,发现该动物群多样性中等(14属),丰度较高(其中保存较完整的近500枚标本),其时代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鲁丹晚期,即奥陶纪末大灭绝后的复苏期。 
      通过应用传统的古生态学定量方法(聚类分析及主成份分析)研究,认为该腕足动物群自下而上可识别为三个组合,并首次运用网络分析法对9层化石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不仅支持了上述传统方法的结论,而且更加直观地揭示出三个腕足动物组合之间的联系。研究还通过识别深水或浅水特征分子在不同组合中的地位,判断出各特定组合的古环境水深。如Dicoelosia–Zygospiraella组合中由于富产Dicoelosia,且共生有Epitomyonia,这两者都是典型的深水分子,表明该组合可能生活在较深水底域环境中(相当于BA4)。纵向上看,三个腕足动物组合在剖面中显示古环境存在一个向上变浅的趋势。这一推论与同期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看似矛盾,说明贵州北部在该时期存在比较强烈的区域地质构造运动,导致黔中古陆持续隆升,幅度要大于全球海平面上升,区域和全球环境因素的叠加确保了上扬子海南缘一个较稳定的浅水底栖环境的存在。
      论文相关信息:Huang Bing, Zhan Renbin, Wang Guangxu. 2016. Recovery brachiopod associations from the lower Silurian of South China and their paleoecological implications.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Vol 53: DOI: 10.1139/cjes-2015-0193. 
    21
    2016-03
  • 新疆中泥盆世地层发现最早的石松类球茎状根系化石
      石松类植物是我国泥盆纪植物群中的优势类群。新疆中泥盆世植物群近年来发现与报道了多种类型的石松类植物,既有全球广布型的低矮草本石松,也有乔木状的石松,这些乔木状石松植物可能构成了我国中泥盆世森林的重要冠层植物,也是泥盆纪重要的成煤植物。 
      根的形态是石松类植物重要的分类与鉴别特征之一,不同类型的根系特征也表明了石松类植物不同的生长类型。在乔木状石松植物中,有两种不同的根系表明了两种不同的石松类群:1)以分枝状根为特征的鳞木类,这类植物构成了石炭纪和二叠纪的森林;2)以球茎状根为特征的水韭类。水韭类石松演化历史悠久,今天依然生活在地球上,全部为低矮的草本,而泥盆纪和石炭纪时期,水韭类石松多为高大的乔木。 
      此前的化石记录表明,乔木状石松植物的分化,即分枝状根和球茎状根的分化,最早发生在晚泥盆世。而最近,南京古生物所徐洪河研究员与王怿研究员根据新疆北部中泥盆统呼吉尔斯特组印痕化石资料,报道了一种最早的石松类球茎状根系化石。该研究发现将乔木状石松植物根系的分化时间向前推至中泥盆世。研究还表明,早在中泥盆世时期,石松类所构成的森林就已经初具规模了。 
      相关文章发表在《古植物学与孢粉学论评》(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上。 
      论文相关信息:Xu H-H, Wang Y, 2016. The earliest cormose rhizomorph of putative lycopsid affinity from the Middle Devonian of West Junggar, Xinjiang, Chin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26, 54–57.
    16
    2016-03
  • 桂西地区寒武纪晚期果乐生物群的发现
      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是一类特异埋藏的化石生物群,化石通常保存了生物的软躯体信息,为研究早期生命演化提供了珍贵的材料。目前,除加拿大寒武纪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外,在我国寒武纪也发现了具有类似保存特征的化石生物群,如澄江生物群、杷榔生物群和凯里生物群等。这些化石生物群均分布在寒武纪的早、中期,但在寒武纪晚期一直都没有发现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 
      最近,南京古生物所朱学剑副研究员和彭善池研究员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的百色地区靖西县果乐乡附近的寒武纪晚期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保存精美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并将其命名为果乐生物群。该生物群的发现填补了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在寒武纪晚期的空白。 寒武纪晚期是海洋无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在此期间,寒武纪演化生物群向古生代演化生物群逐渐过渡。果乐生物群的发现为探讨这两个生物群之间的演化关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佐证材料。 
      此项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Zhu Xuejian, Peng Shanchi, Samuel Zamora, Bertrand Lefebvre and Chen Guiying, 2016. Furongian (upper Cambrian) Guole Konservat-Lagerst?tte from South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90(1): 30–37.
    29
    2016-02
  • 华南奥陶纪末主冰期及冰期后的碳酸盐沉积及化石记录
      华南是全球上奥陶统赫南特阶底界“金钉子”所在地,是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及其后残存、复苏与再辐射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然而,长期认为区域内赫南特期唯一的碳酸盐岩地层(以观音桥组为代表,常分别下伏和上覆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的黑色笔石页岩)代表奥陶纪末主冰期的凉水碳酸盐沉积,而缺失代表冰期后的暖水碳酸盐沉积。这使得其它奥陶-志留系界线地层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当时的中、低纬度地区)与“金钉子”地区缺乏可靠的对比,限制了对该时段一系列重要生物事件(即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及其之后的残存、复苏)的解释。 
      南京古生物所王光旭博士及其合作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华南奥陶-志留系界线附近是广泛存在奥陶纪末主冰期后暖水碳酸盐沉积的。他们首先揭示了黔东北石阡一带的两系界线附近的碳酸盐沉积属于主冰期后的暖水沉积(即石阡组,这套地层原被归入“观音桥组”,认为代表冰期内的凉水沉积),并报道了其中丰富的壳相生物群,该成果已于2015年在国际地学期刊Newsletters on Stratigraphy上发表。 
      近期,通过对黔西北部毕节、仁怀一带及黔东北凤冈一带数条奥陶-志留系界线地层剖面的研究,他们进一步发现,这些地区的观音桥组顶部(在凤冈一带则为整个观音桥组)包含有志留纪色彩的暖水型珊瑚动物群,这与其下伏观音桥中下部所产典型的凉水型珊瑚动物群形成鲜明对比,因而表明研究区的观音桥组记录了代表主冰期及冰期后的完整的碳酸盐沉积序列。与此同时,暖水型珊瑚动物群伴生的腕足动物群与下伏的典型赫南特贝动物群明显不同,而且其所在层位具有典型的指示暖水环境的沉积学特征(如鲕粒的存在),这些证据都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此外,新认识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当时靠近黔中古陆的黔东北凤冈一带仅发育了代表冰期后的珊瑚动物群(即这里的观音桥组仅相当于黔西北毕节、仁怀一带观音桥组的顶部),即受赫南特冰期的影响,靠近古陆的区域在冰期结束后才开始接受暖水型的碳酸盐沉积。 
      单条剖面上完整记录奥陶纪末冰期及冰期后的碳酸盐沉积在世界范围内实属罕见,它能够在赫南特阶“金钉子”所在地的华南得以确认,其意义更显特殊。这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内奥陶-志留纪过渡期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增进壳相化石类群如何在该时段更替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实现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低纬度地区与华南的跨区域的精确地层对比,进而为在全球尺度上更精确地理解和评估该时段一系列生物事件及其环境背景提供重要支撑。     
      相关成果已于近期在国际地学期刊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上在线发表。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Wang G. X., Zhan R. B., Percival I. G. 2016 (published online). New data on Hirnantian (latest Ordovician) postglacial carbonate rocks and fossils in northern Guizhou, Southwest Chin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doi: 10.1139/cjes-2015-0197)
        
    27
    2016-02
  • 南京古生物所荣获2015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月26日,2015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京召开,由南京古生物所黄迪颖研究员等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中生代中晚期道虎沟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中的昆虫化石》荣获2015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该项目始于本世纪初,至2012年底共完成SCI论文60余篇(获奖人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四个方向取得重要研究进展:1)昆虫和脊椎动物的协同演化,发现了中生代巨型跳蚤,代表了已知最古老的确切外寄生虫化石,并揭示了巨型跳蚤和脊椎动物寄主的协同演化关系,论文在英国《自然》发表后立即被包括Nature,Science等全球上千家媒体进行了报道,Nature China进行了亮点评述,被美国Discover杂志评为2012年度全球100大科学故事之一,National Geographic恐龙特刊中也对其进行了专题介绍;2)追溯昆虫纲各目的起源,在国内首次报道了螳樇目、纺足目、蚤目、蛩蠊目、广翅目及中生代鳞翅目化石,并将螳樇目、纺足目、蚤目、啮虫目的化石记录不同程度的提前,并使道虎沟生物群成为世界中生代门类最繁多的昆虫群之一;3)中生代生态系统中昆虫多样性及系统分类,对膜翅目、鞘翅目、半翅目、蜻蜓目等昆虫化石门类进行了系统研究,大大丰富了中国中生代昆虫的多样性,开拓了我国古昆虫学的研究领域,更新了对中生代昆虫早期系统发育关系、演化历史及其演化的驱动机制的理解;4)昆虫化石的埋藏学研究,首次在淡水湖相沉积中发现大量黄铁矿化昆虫化石,以及火山喷发产生的可溶性铁及硫化物为化石黄铁矿化作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并初步建立了热河生物群的昆虫埋藏学模型,对道虎沟生物群昆虫化石的埋藏和保存方式也进行了开拓性探索。 
      获奖相关信息:2015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名称:中生代中晚期道虎沟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中的昆虫化石;项目完成人:黄迪颖、王博、张海春、蔡晨阳、林启彬、方艳、吴灏、泮燕红 。
    26
    2016-02
  • 新疆准噶尔盆地首次发现晚三叠世诺利期化石木材
      全球中生代化石木材大多集中于侏罗纪和白垩纪,三叠纪的木化石则比较少见。我国西北地区亦是如此,迄今为止,该地区经正式报道的木化石几乎全是二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三叠纪木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无论是在古植物学还是在古气候学上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南京古生物所“准噶尔盆地三叠纪地层研究”课题组的万明礼博士、唐鹏副研究员、王军研究员等首次报道了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的晚三叠世诺利期的一种裸子植物化石木材,命名为准噶尔异木(Xenoxylon junggarensis)。Xenoxylon属植物是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和古气候的重要且有效的生物指示分子之一。综合古植物学和孢粉学的研究资料表明,准噶尔盆地晚三叠世诺利期气候较为温暖、潮湿,并具有季节性变化。经过对同层位的化石木材生长轮年敏感度(AS)和平均敏感度(MS)的统计,结合最新的古地磁资料和植物生理学分析,表明由于该时期准噶尔盆地处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光照强度的季节性减弱,造成植物形成层的活动逐渐减缓并停止,导致木材次生生长过程中形成生长轮。 
      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知名地学期刊《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本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的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Wan, M., Zhou, W., Tang, P., Liu, L., Wang, J., 2016. Xenoxylon junggarensis sp. nov., a new gymnospermous fossil wood from the Norian (Triassic) Huangshanjie Formation in northwestern China, and its palaeoclimatic implication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441, 679-687.
        
    31
    2016-01
  • 中生代双扇蕨科植物研究取得两项新成果
      双扇蕨科(Dipteridaceae)是真蕨植物的重要代表之一,现生1属(Dipteris)8种,主要分布局限于太平洋西南部、东南亚以及我国台湾、云南等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然而在中生代时期,该科植物广泛分布,是当时全球气候变暖和植物地理区系的重要指示植物。格子蕨属(Clathropteris)是双扇蕨科最具代表性且分布广泛的化石之一,尽管国内外对该化石的羽叶形态学研究较为深入,但长期以来,对繁殖器官解剖构造、原位孢子以及该科化石多样性变化的认识极为有限。 
      南京古生物所王永栋研究员、博士生李丽琴和周宁等与中外科学家合作,在四川广元晚三叠世地层中详细研究了一种被命名为“倒卵圆形格子蕨”(Clathropteris obovata Oishi)的繁殖器官构造。利用扫描电子显微等技术,通过其化石和现生双扇蕨科植物的比较,揭示了具有保存完美微细构造的繁殖器官结构,包括圆形和卵圆形的孢子囊群,具垂直和斜生环带的孢子囊,以及具有瘤棒状纹饰的原位三缝孢子。这些原位孢子可以与分散孢子属三角块瘤孢属(Converrucosisporites)和三角棒瘤孢属(Conbaculatisporites)进行对比。这是亚洲地区首次报道的格子蕨属繁殖器官构造和原位孢子。与现生Dipteris不同的是,中生代的双扇蕨科化石显示了较高的原位孢子形态复杂性及其变化,对于探究双扇蕨科多样性和演化历史,以及与其它真蕨植物支系的演化链条关系提供了颇为关键的化石证据。该项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植物研究杂志》(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 
      除此之外,该团队还对中国中生代双扇蕨科植物的化石记录、多样性变化以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显示共有6属74个化石记录,并且在南、北两大植物地理区系均有分布,尤其是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时期在南方植物地理区系分布广泛。在中生代时期经历了多样性的发展过程和更替阶段: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气候温暖湿润期多样性较高,自中侏罗世后开始显著降低,并且在白垩纪末期趋于灭绝,目前仅存Dipteris一属。该类植物的多样性变化和时空分布模式与中生代古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该项成果在线发表于Palaeoworld 杂志。 
      本研究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交叉合作团队项目等共同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Wang Yongdong *, Li Liqin, Guignard G, Dilcher D L., Xie Xiaoping, Tian Ning, Zhou Ning, Wang Yan, 2015. Fertile structures with in situ spores of a dipterid fern from the Triassic in southern China. 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 128: 445-457. Doi: 10.1007/s10265-015-0708-9.
      Zhou Ning, Wang Yongdong*, Li Liqin, Zhang Xiaoqing, 2015. Diversity variation and tempo-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Dipteridaceae ferns in the Mesozoic of China. Palaeoworld
    21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