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新闻联播】习近平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强调 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 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20日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对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提出殷切期望。
      鎮ㄤ娇鐢ㄧ殑娴忚鍣ㄤ笉鏀寔鎴栨病鏈夊惎鐢╦avascript, 璇峰惎鐢╦avascript鍚庡啀璁块棶!
      [video:【新闻联播】习近平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
      
    2023-07-25
  • 【新闻联播】加强基础研究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丨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随着顶层设计布局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攻关任务稳步推进,取得一批原始创新重大突破,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不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鎮ㄤ娇鐢ㄧ殑娴忚鍣ㄤ笉鏀寔鎴栨病鏈夊惎鐢╦avascript, 璇峰惎鐢╦avascript鍚庡啀璁块棶!
      [video:加强基础研究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随着顶层设计布局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攻关任务稳步推进,取得一批原始创新重大突破,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不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近日,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传来好消息,FAST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超过800颗,这一数量是自其投入运行以来,国外同类型观测设备脉冲星发现总数的三倍以上。
      从落成启用到正式运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中国天眼,勉励大家要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牢记总书记“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的嘱托,科研团队依托FAST三年半的观测数据开展原创性研究,实现了国外团队用20年的数据积累才完成的科研工作,探测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基础研究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和基础研究十年规划等政策文件。基础研究经费从2012年的49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连续4年超过6%。围绕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育种、脑科学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我国部署了一批前沿基础领域的重大项目,从科学源头和技术根部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迈向新征程,我国基础研究的根基越扎越深。
      今年,“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继续支持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和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促进基础研究领军人才培养和重大成果产出。
      “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十条”将进一步优化建制化体系化布局,强化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选题方向,持续优化基础研究创新生态。
      从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到距地400公里轨道上的中国空间站太空实验,从万米深渊的载人深潜到世界屋脊的青藏科考,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甘坐“冷板凳”,在基础前沿领域不断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创新之源。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3-07-24
  • 【新华社】习近平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的回信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你们好!来信收悉。多年来,你们积极参加“科学与中国”巡讲活动,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推动科学普及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习近平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的回信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
      你们好!来信收悉。多年来,你们积极参加“科学与中国”巡讲活动,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推动科学普及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希望你们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
      2023年7月20日
    2023-07-21
  • 【中新网】约1亿年前精美琥珀标本“揭秘”线虫寄生行为演化
    中新网南京7月18日电(记者 杨颜慈)记者18日从爱彩彩票获悉,该所科研人员与美、英同行等合作,通过16块缅甸克钦琥珀(约1亿年前)中索线虫及其寄主的标本开展研究,进而揭示了线虫寄生行为的早期演化历史
       
      昆虫被索线虫寄生(南古所 供图)
      中新网 南京7月18日电(记者 杨颜慈)记者18日从爱彩彩票获悉,该所科研人员与美、英同行等合作,通过16块缅甸克钦琥珀(约1亿年前)中索线虫及其寄主的标本开展研究,进而揭示了线虫寄生行为的早期演化历史。
      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Index(NI)期刊eLife。
      线虫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的表层环境中,但由于体型小,无硬质结构,其化石记录极为稀少。索线虫是一类特殊的线虫,和其它线虫相比,索线虫体型大,琥珀中有不少索线虫及其寄主共同保存的化石。
      科研人员介绍,索线虫主要寄生于各类无脊椎动物,如昆虫、马陆、蜘蛛、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等。它们可以改变寄主的形态、生理特征甚至操控寄主的行为。在索线虫发育成熟离开寄主之后,寄主通常会死亡,因此索线虫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生物防治工具,尤其是可以用来防治传播疟疾的蚊子。
      昆虫被索线虫寄生(南古所 供图)
      此次研究发现16块与其寄主共同保存的索线虫标本包含了9个索线虫新种,将索线虫在白垩纪的物种多样性翻了3倍多。
      研究表明,索线虫的寄生行为在白垩纪就已经广泛出现,可能已经起到了调节昆虫种群数量的作用,并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同时,研究发现这16块缅甸克钦琥珀索线虫标本中有12块标本中的寄主种类是之前未知的。不论是在现代记录还是化石记录中,都没有线虫寄生石蛃(一类原始的无翅昆虫)的报道,但此次研究化石中记录了一枚索线虫寄生石蛃目昆虫标本。
      与之类似,之前从来没有索线虫寄生啮虫(俗称书虱)的例子,但在缅甸克钦琥珀中却发现了三枚标本,这表明白垩纪啮虫可能被索线虫广泛寄生。孔瓢蜡蝉是一类已经灭绝的蜡蝉,也有两枚标本被索线虫寄生,这也是蜡蝉被线虫寄生最古老的记录。
      同时,研究人员发现索线虫还寄生了蜻蜓(蜻蜓目)、蠼螋(革翅目)、蟋蟀(直翅目)和蟑螂(蜚蠊目),这四个昆虫类群会被现代的索线虫寄生,但在化石中是首次发现。
      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在白垩纪中期的缅甸克钦琥珀中,被索线虫寄生的9个昆虫目中只有1个目属于全变态类昆虫(全变态类昆虫是经过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类群,一生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期)。
      通过进一步统计之前所有的线虫的化石记录,研究发现相同的情况不只出现在索线虫中,也出现在整个线虫类群中。
      在白垩纪中期的克钦琥珀中,只有大约40%的寄主属于全变态类,但是到了新生代的波罗的海和多米尼加琥珀,80%的寄主都属于全变态类。全变态类昆虫在白垩纪时期已经是占绝对优势的昆虫类群,它们也是现生线虫最主要的寄主。
      研究表明,至少在白垩纪中期之前,线虫更倾向于寄生非全变态类昆虫。此研究揭示了线虫寄生行为的早期演化历史,研究推测线虫与全变态类昆虫之间广泛的寄生关系可能要到新生代才出现。(完)
      【编辑:李岩】
    2023-07-21
  • 【荔枝网】1亿年前琥珀标本揭示线虫寄生行为的演化

      鎮ㄤ娇鐢ㄧ殑娴忚鍣ㄤ笉鏀寔鎴栨病鏈夊惎鐢╦avascript, 璇峰惎鐢╦avascript鍚庡啀璁块棶!
      [video:【荔枝网】1亿年前琥珀标本揭示线虫寄生行为的演化]
      
    2023-07-21
  • 【荔枝新闻】观天下|1亿年前琥珀标本揭示线虫寄生行为的演化
    线虫,是自然界分布广泛的一种寄生虫,因为体积小、没有硬质结构,和它有关的化石记录极为稀少。而索线虫作为一种特殊的线虫,体型较大,可以和其寄主一起被保存在琥珀中。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和美、英同行等合作,对16块约1亿年前的缅甸克钦琥珀中的索线虫及其寄主标本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线虫寄生行为的早期演化。
      鎮ㄤ娇鐢ㄧ殑娴忚鍣ㄤ笉鏀寔鎴栨病鏈夊惎鐢╦avascript, 璇峰惎鐢╦avascript鍚庡啀璁块棶!
      [video:观天下|1亿年前琥珀标本揭示线虫寄生行为的演化]
      线虫,是自然界分布广泛的一种寄生虫,因为体积小、没有硬质结构,和它有关的化石记录极为稀少。而索线虫作为一种特殊的线虫,体型较大,可以和其寄主一起被保存在琥珀中。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和美、英同行等合作,对16块约1亿年前的缅甸克钦琥珀中的索线虫及其寄主标本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线虫寄生行为的早期演化。
      索线虫主要寄生在各类无脊椎动物的身体中,比如:昆虫、马陆、蜘蛛、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等。它可以改变寄主的形态、生理特征甚至操控寄主的行为。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罗慈航说:“索线虫在进入寄主体内后,它会通过分泌一些化学物质,改变寄主的形态、身体特征,甚至能够操控寄主的行为,在索线虫离开寄主之后,寄主往往会死亡,所以索线虫也可以被用作是一种可靠的生物寄生工具,能够来控制一些对人类有害的昆虫,比如蚊子,可以防治疟疾等。”
      本次研究的16块琥珀中,保存了9个索线虫新种,将索线虫在白垩纪的物种多样性翻了3倍多。
      罗慈航说:“现在我们一共发现了13个种,这些物种的发现就将索线虫在白垩纪的多样性大大提高了,同时我们在化石记录中首次发现索线虫寄生蜻蜓、蟑螂、蠼螋、蟋蟀等昆虫。原来在白垩纪索线虫寄生的昆虫一共有4个目,但是现在我们发现它寄生的多样性远远要比之前广泛,这些化石记录的发现就表明,索线虫在白垩纪已经有着很高的多样性,它们可能已经起到了调解昆虫种群的作用,所以能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索线虫在白垩纪展现出的高度寄主多样性,为理解现代生态系统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新视野。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吕莹莹 孙浩瀚 编辑/刘璐)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07-21
  • 【澎湃新闻】第十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暨2023绍兴柯桥古镇科普嘉年华活动顺利召开
    7月9日,第十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暨2023绍兴柯桥古镇科普嘉年华活动在绍兴柯桥顺利召开。
      7月9日,第十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暨2023绍兴柯桥古镇科普嘉年华活动在绍兴柯桥顺利召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中国科协科普部基础设施处副处长范宣涛、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监事长孙革、爱彩彩票党委副书记张建成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古生物学家、科普专家和百余名化石爱好者齐聚一堂。
       
      会上,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自然博物馆教授欧阳辉,浙江自然博物院原副馆长金幸生,上海科技馆原馆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王小明分别作了题为《现代自然科学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之路》、《发现!发掘!探究亿年前的岁月!》和《场馆资源及其研学教育体系的构建》的精彩报告。
       
      开幕式上还颁发了化石爱好者大会纪念徽章,对柯桥古镇的盘古化石馆和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两个化石网科普教育基地进行授牌,并启动了第三届“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
       
      当天还组织了“化石爱好者论坛”“科普嘉年华报告会”和“盘古杯科普创作大赛颁奖仪式”等活动,精心准备了10余个会议报告,既有科研人员对化石和进化知识的科学讲解,也有化石爱好者对成长之路的精彩展示。
       
      7月10日,组织与会人员赴绍兴诸暨中生代地层野外考察及斯行健院士故居参观,进一步探寻远古时代生命的踪迹。
       
      柯桥区科协作为活动承办方,致力于探索新时期科学传播的新方法、新思路,架起学术科学与社会大众的桥梁,进一步推动地方科普宣传教育水平的提升。
    2023-07-19
  • 【浙江科协】第十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暨2023绍兴柯桥古镇科普嘉年华活动召开
    7月9日,第十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暨2023绍兴柯桥古镇科普嘉年华活动在绍兴市柯桥区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中国科协科普部基础设施处副处长范宣涛、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监事长孙革、爱彩彩票党委副书记张建成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古生物学家、科普专家和百余名化石爱好者齐聚一堂。
      7月9日,第十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暨2023绍兴柯桥古镇科普嘉年华活动在绍兴市柯桥区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中国科协科普部基础设施处副处长范宣涛、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监事长孙革、爱彩彩票党委副书记张建成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古生物学家、科普专家和百余名化石爱好者齐聚一堂。
      会上,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教授、成都自然博物馆馆长欧阳辉,浙江自然博物馆原副馆长金幸生,上海科技馆原馆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王小明分别作了题为《现代自然科学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之路》《发现!发掘!探究一亿年前的岁月!》和《场馆研学资源及其研学教育体系的构建》的精彩报告。
      开幕式上还颁发了化石爱好者大会纪念徽章,对柯桥古镇的盘古化石馆和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两个科普教育基地进行授牌,并启动了第三届“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
      活动当天还组织了“化石爱好者论坛”“科普嘉年华报告会”和“盘古杯科普创作大赛颁奖仪式”等活动,精心准备了十余个会议报告,既有科研人员对化石和进化知识的科学讲解,也有化石爱好者对自身成长之路的精彩展示。
      广大化石爱好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白墙黛瓦,水墨书画”的绍兴柯桥。为探寻远古时代生命的踪迹,7月10日,主办方组织与会人员赴绍兴诸暨中生代地层野外考察及参观斯行健院士故居。
      柯桥区科协作为活动承办方,致力于探索新时期科学传播的新方法、新思路,架起学术科学与社会大众的桥梁,进一步推动地方科普宣传教育水平的提升。
    2023-07-11
  • 【现代快报】冯伟民:不要把科学写得高不可攀
    冯伟民 爱彩彩票二级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名誉馆长。发表科学论文论著与科普文章 328 篇(部),主编出版科普图书 24 部。出版有科普读物《进化史诗 16 讲》《越界之诫——生物安全的忠告》等。现担任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全国古生物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等。
      冯伟民 爱彩彩票二级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名誉馆长。发表科学论文论著与科普文章 328 篇(部),主编出版科普图书 24 部。出版有科普读物《进化史诗 16 讲》《越界之诫——生物安全的忠告》等。现担任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全国古生物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等。
      △ 第十三届江苏书展期间 , 冯伟民在 " 书香中国 · 全民阅读大讲堂 " 开讲
      冯伟民的日程排得很紧。7 月 7 日,刚刚在江苏书展做完 " 书香中国 · 全民阅读大讲堂 " 公益讲座的他,回到南京后稍事休息,即受邀赶往浙江绍兴。冒着炎热出差,于他是辛苦,也是快乐。
      自从 2014 年因为机缘巧合开始做科普,冯伟民就已经完全放下了矜持。作为一个古生物学科领域的专业研究者,如何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把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读者?如何结合最新的科技动态,激发大众读者对科技的兴趣?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并且已经有了成功的实践。
      在南京寻到心中的科学圣殿
      冯伟民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高考生,"78 级 " 大学生。中学时期成绩优秀的他,原本钟情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结果阴差阳错,考进了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学专业。选择海洋地质学专业,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国家开始关注海洋资源,这正是服务于勘探开采海洋油气田的一个专业。
      冯伟民回忆,当时国家海洋局曾提出 " 查明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 " 的口号,他正是受到这个口号的感召。如今回头望,他感慨:"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探索已经向深海、向太空发展了。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按照我们当时的国力和科技水平,这口号还是颇有雄心壮志,对我们读这个专业的人来说也是蛮鼓舞人心的。"
      1982 年,冯伟民毕业了,按照国家政策参加统一分配,分到了天津渤海石油公司。作为全国统一高考以后的第一批大学生,78 级毕业生颇受用人单位欢迎,公司希望他们这一批大学生能够定下心来服务公司。
      " 按照当时的规定,三年之内不能报考研究生。但是,包括我在内的一批同学,一直有心想继续深造,所以三年期满,我们就报考研究生。我考取了南京的古生物研究所,那是 1985 年,就这样来了南京。"
      早在 1981 年,还在大学三年级的冯伟民就来南京实习过,住的地方在当时的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与古生物研究所一街之隔。冥冥之中缘分注定。
      位于南京北京东路的古生物研究所在学界地位颇高,被称为世界古生物三大研究中心之一。其所在的位置,是民国时期的中央研究院所在地,从这里走出了中国近代一批科学大师,人们非常熟悉的李四光先生,就曾在这里工作。冯伟民犹记得第一次走进古生物研究所的感觉," 那种深宅大院,有一种神秘感,觉得这就是心目当中的科学圣殿。"
      1988 年 5 月,冯伟民研究生毕业前夕,随队参加了赴青藏高原的综合科学考察。跟着一批老先生登上世界屋脊,5 个月的历程虽然辛苦,却让他更坚定了从事这一行的决心。
      从 1985 年至今,上海人冯伟民成为了南京城的居民,心系古生物研究,一干就是一辈子。
      △ 《进化史诗 16 讲》 冯伟民 著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放下身段,从科研到科普
      如今,科普创作已经变成冯伟民生活的一部分,占据了他大业余大部分时间。结缘科普,也是因为本职工作。
      那是 2015 年底、2016 年初,为了对普通市民进行科普,隶属于古生物研究所的古生物博物馆对外开放。在博物馆开放之后不久,有家出版社找到冯伟民,希望能够出一本讲述博物馆展陈故事的图书。作为参与了博物馆筹备、建设和管理运营一系列工作的人,冯伟民责无旁贷。
      " 说实在的,当时也没有写科普文章的经验,因为以前都是写科研文章的,不一样。"
      虽然缺乏写科普作品的经验,但为了服务博物馆的发展,冯伟民当即组织两位专家写了起来。依托博物馆的展览为基础内容,大家一边写一边总结经验,都觉得写得还不错。书稿完成后,很快就顺利出版了,定名为《远古的悸动:生命起源与进化》。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书籍出来以后,各种奖项接踵而至。
      " 第一个是南京的陶风奖,还有国家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新闻出版总署百本书的推荐,台湾吴大猷科普作品佳作奖、江苏省政府提名奖等等。最有影响的是 2014 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讲起得奖的原因,冯伟民谦虚地表示:" 可能当时大家对科普图书还比较陌生,竞争不像现在这么激烈,所以我们就有这个机会,得了好多奖。"
      《远古的悸动:生命起源与进化》出版之后,冯伟民接到了许多邀约,先后推出一系列科普图书,书籍涉及的题材覆盖了古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去年推出的《进化史诗 16 讲》,即是基于地球生命演化史上 16 个重大生物事件,生动再现地质历史上特定时代的生物风貌及与环境的关系,有趣地解读了国内外古生物学和演化生物学的新研究进展。
      在写作科普图书的同时,冯伟民也在通俗媒体撰写科普专栏文章。刚刚完成的科普文章,题目是《气候骤冷,迫使人类祖先跳出森林走向草原》,这是编辑给他 " 布置 " 的题目。最近国外学者通过三维建模证实,人类 320 万年前的祖先 " 露西 ",能够像现代人一样站立和直立行走,同时也擅长爬树。学会直立行走的人类祖先为什么长时间的保存了树栖的习惯?在写作中,沿着编辑给定的这个主题,冯伟民以古生物学家的严谨展开了讲述。
      做科普,不能局限于科学家传记
      近年来,冯伟民以专业学者的身份,参与了一些科普读物的审读工作。一些引进版权的科普读物,引起了他的关注。
      " 我发现国外有一个非常好的科普写作的形式,他们往往针对一个学科,针对一个理论,从科学史的角度来撰写。读了这些书,收获很大,大在什么地方呢?它把这个学科的来龙去脉讲得很清楚。在这个过程当中,将一些关键的人物对科学的某个点的贡献,以及那些科学家的事迹也介绍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学科是怎么交叉进来的,包括理论的提出,各种各样的实验,野外的观察,都有血有肉地加了进来。"
      反观我们国内的科普作品现状,冯伟民发现,类似这样以科学史形式进行写作的很少," 我们关于科学家的个人传记很多,而且一般都把科学家塑造得很高大上,甚至远离真实的生活。相比较而言,以某一个学科的发展或者某一个理论的发展为思路展开,这样的科普作品很少。普遍缺乏学科的深度。"
      冯伟民反对把科学家塑造成高不可攀的人物," 这其实会让普通读者敬而远之,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可能达到那样的高度。实际上并非如此,对于年轻人来说,很多情况下就是一个机缘巧合,可能就跨进了科学界的门槛。一次讲座、一本书,甚至一篇文章,可能就引发了他的兴趣,让他转身投入科学事业。"
      现代快报 + 记者 白雁 / 文 施向辉 / 摄
    2023-07-11